用過精油的朋友應該都會注意到正規品牌的精油包裝上都印有一行看不懂的“外文”。
有人可能會說,盒子上有中文呢,那行“洋文”就是個裝飾,顯洋氣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精油包裝上印的通常是植物的拉丁學名,如同植物的“身份證”,是唯一能證明植物身份的標識!
如果沒有拉丁文標識,假設你在西班牙,你在當地購買了“馬郁蘭”精油,但很可能其實是一種百里香,而你買的紅百里香在當地卻被叫做“牛至”。
因此,只有記住植物的拉丁學名,才能買到正確的精油!
但拉丁文看起來比英語還難以理解。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植物拉丁學名的命名規則和一些常見的拉丁詞義,幫助大家記住這些晦澀難懂的名字。
常用的拉丁學名有雙名法和三名法,也就是用兩組或者三組詞來定義某種植物。
在芳香療法中,某些精油的拉丁學名后面還會加上化學類型以進一步詳細區分。
雙名法拉丁學名通常是由植物的“屬”+“種”2個詞構成,某些情況下會再加上“命名人的名字”。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大馬士革玫瑰的拉丁學名“Rosa damascena Mill.”,“Rosa”代表了這株植物的“屬”名,“damascena”則是“種”名,其中屬名首字母需要大寫,“Mill.”則是命名人的名字縮寫。
三名法是在雙名法的基礎上,對某些植物的變種(var.)、栽培變種(cv.)、亞種(ssp./subsp.)或變型(f.)等做進一步的細分
比如胡椒薄荷的拉丁學名為:Mentha piperita L. var piperita,其中“var”代表這是一種變種植物。
注:“L.”是雙名法創立人瑞典生物學家卡爾·馮·林奈的姓名縮寫,凡是由他所命名的植物,命名人都可以簡寫成只用一個字母L.表示,其他人都沒有這種殊榮。
下面給大家列舉幾個常用的拉丁詞:
“officinalis”意為藥用的,因此看到這個拉丁后綴你就可以馬上意識到這種植物有藥用價值,比如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等。
“chinensis”、“sinensis”、“sinense”、“cathaya”均意為“中國的”,因此當我們看到甜橙的拉丁學名Citrus sinensis時就知道這是源于中國的柑橘品種。
“vularis或vulgare”意為“尋常的,普通的”。如:Thymus vulgaris普通百里香、甜茴香Foeniculum vulgare、牛至Origanum vulgare等。
現在大家是不是感覺認識拉丁文后,對植物的理解和記憶更深刻了?下篇我們還會繼續講解拉丁學名的知識,敬請期待!
后疫情時代,精油伴你左右,守護你的健康日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疾病治療請咨詢專業醫生。
-----------
想了解更多關于精油和芳療的知識,請持續關注芳達康公眾號。
我們的理想是將芳療鑲嵌進你的健康,讓你的生活優雅而美麗!
尊重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江都市| 鄂托克前旗| 广元市| 普格县| 绵阳市| 大渡口区| 左权县| 青川县| 湖南省| 江达县| 竹山县| 兴和县| 南澳县| 临潭县| 抚顺县| 兰溪市| 买车| 马鞍山市| 威远县| 乐山市| 贵港市| 阜城县| 镇赉县| 临泽县| 璧山县| 巴南区| 钦州市| 邓州市| 遵化市| 旺苍县| 广东省| 内江市| 额尔古纳市| 穆棱市| 电白县| 怀集县| 左权县| 荥经县| 渑池县| 襄樊市|